2017“《道德经》读后感”中学生作文比赛
为让中学生认识我国文化瑰宝《道德经》,弘扬中国传统文化,配合特区政府推行德育教育的施政方针,本会自2011年举办《道德经》中学生书法比赛、校际歌唱比赛及“《道德经》读后感”中学生作文比赛,深获社会人士、学校师生、传媒的赞许,对本地区学生的德育发展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2017年本会继续举办上述比赛,参加者于2017年8月1日至31日期间将参赛者表格及作品递交本会。
2017“《道德经》读后感”中学生作文比赛
为让中学生认识我国文化瑰宝《道德经》,弘扬中国传统文化,配合特区政府推行德育教育的施政方针,本会自2011年举办《道德经》中学生书法比赛、校际歌唱比赛及“《道德经》读后感”中学生作文比赛,深获社会人士、学校师生、传媒的赞许,对本地区学生的德育发展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2017年本会继续举办上述比赛,参加者于2017年8月1日至31日期间将参赛者表格及作品递交本会。
2017《道德经》中学生书法比赛
为让中学生认识我国文化瑰宝《道德经》,弘扬中国传统文化,配合特区政府推行德育教育的施政方针,本会于2011年至2016年成功举办了六届《道德经》中学生书法比赛,深获社会人士、学校师生、传媒的赞许,对本地区学生的德育发展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2017年本会继续举行第七届《道德经》中学生书法比赛。学生于2017年8月1日至31日期间将参赛者表格及作品递交本会。参加者于2017年8月1日至31日期间将参赛者表格及作品递交本会。
丁酉年新岁祝星转运祈福、拜太岁、敬点万福光明灯及吉祥圣灯法会
澳门道教协会于2017年2月5日上午十一时在会址举行“丁酉年新岁祝星转运祈福、拜太岁、敬点万福光明灯及吉祥圣灯法会”,与出席嘉宾及信众喜迎新岁。安排道乐团献演助兴,特备多种素食斋菜供善信享用,场面庄严祥和。 中联办协调部助理胡德平,澳区全国人大代表刘艺良、梁玉华,旅游局副局长程卫东、澳基会行政委员何桂铃、教青局处长陈旭伟、澳区全国政协委员吴培娟,理工学院教授戴定澄,社会人士吴在权、关伟霖、叶荣发,罗崇文、高展明以及多个友好团体与庙宇节日文化推广筹委会成员等出席。道协法务团主持及道乐团伴奏为法会增色添彩,在场人士皆获福袋。
赖宏副会长称,根据道教信仰及民间习俗,藉点灯表达对上天诸神的崇敬,祈求神明赐福延龄,更好弘扬中国传统文化。透过拜太岁拜祀太岁外,还可敬拜斗姥及北斗七君,祝愿新一年阖家平安、事事顺景。 他谈到“澳门道教科仪音乐”推广成效时坦言,近年不断新增成员,壮大队伍,凝聚力量,时常于本澳、海内外及邻近地区开展演出,而且深入社区及校园,达预期目标。相信在全体成员继续努力下,会进一步传承与发展道教文化。
戴定澄带同一众青年到场了解祈福法会情况,深入认识“澳门道教科仪音乐”文化内涵。
2017《道德经》中学生校际/组合歌唱比赛
为让中学生认识我国文化瑰宝《道德经》,弘扬中国传统文化,配合特区政府推行德育教育的施政方针,本会自2011年起,举办《道德经》中学生校际及个人/组合歌唱比赛,深获社会人士、学校师生、传媒的赞许,对本地区学生的德育发展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2017年本会继续举办《道德经》中学生校际歌唱比赛及男女组合比赛,参赛队伍及男女组合学生以粤语及普通话分别演唱《道德经》第二十一章及第二十三章,该两章曲谱由本团音乐总监、原武汉音乐学院道教音乐研究室主任王忠人副教授创作撰写。
报名:2017年2月15日前将报名表及参赛队伍/学生资料表以电邮macaotaoistac@gmail.com (macaotaoistac null@null gmail NULL.com)或传真28259195至本会。
澳门道教协会与澳门道乐团一行四十七人于2016年12月21至25日赴浙江,在杭州、金华及温州等地展开五天演奏参访行程。吴炳鋕会长称,是次出访团员四分一为中小学生,多人为新面孔,包括两位获本年度中学生《道德经》歌唱比赛得主,借此展示实力,加强推广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遗名录的“澳门道教科仪音乐”。
澳门道教协会副会长、澳门道乐团理事长叶达到机场送行,语勉全体成员珍惜出访良机,多吸取内地优秀道乐团经验,从中取经,扩阔视野,更好展现澳门新一代青年的精神面貌。
第一场演出于“江南道观之冠”的金华黄大仙祖宫上演,作为庆祝澳门回归祖国十七周年献礼。其间为在场信众及旅客献上国家级的非遗音乐表演,金华道协负责人、黄大仙祖宫住持施清纯道长与各市道协领导出席。澳门道乐团演出音乐气场强大,这种纯正的道教音乐味道独一无二,与一般乐团乐队演奏效果绝然不同。当天以最具代表性的闹台耍曲《文武点降唇》开场,还表演《玉皇赞》、《道德经》第二章及《五供养》等曲目。施清纯赞赏这场珍贵的非物质文遗表演,认为澳门道教协会与道乐团的来访,与金华山黄大仙祖宫建立起密切交往和深厚道谊,进一步巩固两地道谊。希望未来两地加强道教文化交流。
第二场为“澳门 · 乐清道教文化交流会”,在乐清市金鼎宴会中心举行,市委统战部长赵明浩、民宗局长彭成荣、浙江省道协会长董中基、市道协会长李尧方等出席。澳门道乐团期间演示了“澳门道教科仪音乐”仙乐道韵。董中基及李尧方高度赞赏道乐团,更对澳门道教协会及道乐团致力培育年轻团员予以认同。乐清市道教音乐团及乐清市道教武术团分别于文化交流会上展演道教音乐和养生武术。在浙期间参访了金华黄大仙祖宫、乐清市城隍庙(紫芝观)、杭州抱朴道院,探望了高信一老会长,并董中基会长亲迎参观玉皇山福星观,增进了浙俱澳两地情道谊。
吴炳鋕会长总结此行于浙江三市献演国家级非物质文遗项目“澳门道教科仪音乐”,大获好评,成效超预期。
道乐妙韵迎回归
为推广本澳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并庆祝澳门回归祖国十七周年,文化局特地于2016年12月18日,下午二时半至四时在郑家大屋举办澳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音乐会–“道乐妙韵迎回归”演奏会,与广大市民和旅客欢度假日,一同认识本澳传统音乐的精髓和魅力。
“道乐妙韵迎回归”演奏会由澳门道教协会协办。活动将由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吴炳鋕带领一众道乐团团员演奏澳门道教科仪音乐经典曲目,包括《祝香赞》、《双七星吊挂》、《礼斗组曲》以及新编《道德经》等,将让观众感受到本澳道教科仪音乐的美妙曲韵。
澳门道教科仪音乐是道教法事仪式中运用的音乐,是中华民族传统音乐的组成部分。清末自广东传入澳门后,经百多年的流传和发展,兼容正一和全真两派的音乐特点,是本土独具特色的宗教音乐。。
本会于11月12日至16日由吴炳鋕会长前赴江西龙虎山嗣汉天师府参加丙申年港澳台及海外正一派弟子授箓仪式,参加初箓及升箓的海外弟子共227人,分别来自美国、法国、台湾、香港、澳门、新加坡、马亚西亚等地。本澳参加初授太上三五都功经箓4位,升太上正一盟威经箓7位。
授箓是几千年来沿传皈依道教的入门的仪式。“箓”又称道箓、法箓,授箓后便正式接纳为弟子,皈依道门。“箓”亦指记录有关天官功曹、十方神仙名属,召役神吏,施行道法的牒文。正一派道士只有得受法箓,才能名登天曹,才能有道位神职。有了道位神职的道士,其斋醮中的章词,才能奉达天庭。
是次授箓仪式共三天,授箓程式基本上按照五十三代天师张洪任撰序、光绪二十年(1902)朱鹤卿录写的《天坛玉格》为依据,结合当代实际依科进行,由中道协副会长、天师府主持张金涛道长为传度师;中国道协咨询委员会副主席丁常云为监度师;江西省道协副会长曾广亮道长为保举师。分别进主持传度授箓醮仪、讲经及介绍经箓职牒、法器的作用。最后三大授法箓师传度“三皈九戒”和颁发箓牒、上表科仪及众箓生秉礼谢师。
期间,探望上世纪四十年代追随六十三代张恩溥天师的邱裕松道长及拜访正一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