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從前是一個小漁村,根據考證,有理由相信道教1700年以前已傳入澳門。清末民初,距今大約200年前,受歷史因素影響,廣東地區開始有火居道士南遷澳門,並開設道院以做道場營生。

50年代澳門的火居道士。
二十世紀中葉,澳門漁業興盛。在設備與資訊皆落後的那段日子,漁民出海作業危機四伏,唯有把生命託與神明。
(http://www NULL.macaotaoist NULL.org/wp-content/uploads/2010/12/3-02 NULL.jpg)
(http://www NULL.macaotaoist NULL.org/wp-content/uploads/2010/12/3-03 NULL.jpg)
漁業興盛時期,澳門有逾千艘漁船,漁民每逢喜慶嫁娶、新船下水、酬神、遇險歸航等,都禮請火居道士到船上進行道場,昔日下環沙梨頭一帶,由此不時仙樂飄揚,鼓樂喧天。那時期也是火居道在澳門的全盛時期,道院近30所,道士約50人。
上世紀六十年代後,澳門經濟逐漸轉型,成為今天的旅遊博彩城市,漁港風光不再,此外,殯葬業「一條龍」式服務的興起,火居道士生計大受打擊,走向萎縮,道士、醮師(道場的樂師)人數急降,入行者絕無僅有,後繼乏人。
(http://www NULL.macaotaoist NULL.org/wp-content/uploads/2010/12/3-04 NULL.jpg)
(http://www NULL.macaotaoist NULL.org/wp-content/uploads/2010/12/3-05 NULL.jpg)
今天,澳門已經由寂寂無聞的小漁村蛻變成為世界知名的博彩旅遊城市,曾風光一時的澳門火居道院門庭凋零,傳統火居道的科儀及音樂正被時代洪流推向消亡。
兩百年來,火居道士在澳門已經歷數代,他們以家族及師徒形式承傳,科儀音樂口口相傳,並無系統的文字和曲譜記錄。

澳門道教科儀音樂僅有的零星的曲譜資料,也是不完整的。
時至今天,澳門火居道士及醮師人數寥寥無幾,可以想像,隨著老道人的離世,豐富多彩而充滿地方文化特色的澳門道教科儀音樂將消失於時代巨輪之下。
« Prev:各樂器班招生 道家丹道養生課程–養生武藝基礎班,道家養生經典文化班:N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