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屆粵港澳大灣區道教文化研討會

澳 道協 Posted in 2022澳門道教文化節,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最新消息, 有關澳門道協, 活動消息,Tags: , ,
0

第三屆粵港澳大灣區道教文化研討會

由澳門道教協會、廣東省道教協會、香港道教聯合會主辦,澳門基金會贊助的“二○二二澳門道教文化節”系列之“第三屆粵港澳大灣區道教文化研討會”,昨假漁人碼頭會展中心宴會廳舉行,共話粵港澳大灣區道教文化的流衍變遷,展望道教文化在新時代新征程的新使命。

開幕式昨日上午十時舉行,中央統戰部巡視員薛慧、中聯辦協調部副部長吳輝、中國道教協會副會長張高澄、廣東省民族宗教事務委員會副主任曾曉暉、廣東省道教協會會長潘志賢、文化局代表盧可茵,澳門佛教慈善會會長釋寬靜、天主教文化協會副主席張子健、巴哈伊教澳門總會主席江紹發及聖公會澳門傳道地區牧師潘靄君等各宗教負責人,與澳門道教協會會長吳炳鋕及副會長葉達、賴宏共同主禮。

潘志賢致詞稱,習近平總書記在“二十大”報告中指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是中華文明的智慧結晶,當中蘊含的天下為公、民為邦本、為政以德、革故鼎新、任人唯賢、天人合一、自強不息、厚德載物、講信修睦、親仁善鄰等,是中國人民在長期生產生活中積累的宇宙觀、天下觀、社會觀、道德觀的重要體現。習近平的這一重要論述,深刻揭示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人本基礎,深刻體現了五千年的中華文明,深刻指出更好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的歷史自信。

符“德”之真意

對於如何建設好新時代道教,他提出兩點思考。一是道教文化的表現方式,應與民眾日用而不覺的共同價值觀念相融通,才能古為今用,推陳出新,更符合“德”之真意;二是在弘揚道教文化時,要建立道教的歷史自信,才能將道教接力棒傳承好。

吳炳鋕致詞稱,受新冠疫情影響,今年才復辦研討會,並擴展為大灣區道教文化研討會,持續深化三地道教發展與交流,弘揚三地道教思想的精神和內涵,共同賦予道教文化新的時代精神。

香港道教聯合會主席梁德華於線上發言指出,粵港澳同是一家人,道教界有責任傳承好道教文化,希望疫情盡快結束,明年可來澳參與系列活動,共襄盛舉。

研討會以線上線下形式舉行,圍繞探討大灣區道教發展與現況,特邀深圳大學教授問永寧、香港珠海學院教授游子安及澳門大學教授楊兆貴作專題主講,邀請澳門城市大學教授李靜擔任嘉賓主持,多名高校學生參會,互動氣氛熱烈。… 詳細內容......

2022《道德經》讀後感中學生徵文比賽揭曉

澳 道協 Posted in 《道德經》比賽, 「《道德經》讀後感」中學生徵文比賽, 最新消息,Tags: , ,
0

《道德經》讀後感中學生徵文比賽揭曉

為讓中學生認識我國文化瑰寶《道德經》,弘揚中國傳統文化,配合特區政府推行德育教育的施政方針,澳門道教協會今年繼續主辦《道德經》   讀後感中學生徵文比賽。各學校提交73份參賽作品,其中初中組24份及高中組49份。本會邀請三位對《道德經》素有研究學者澳門科技大學    胡國年碩士、曾國堅老師及徐贊源老師進行評審,並選出以下優勝作品:

初中組:

冠軍:新華學校 吳小晶

亞軍:鏡平中學 鄧浩熙

季軍:濠江中學附屬英才學校 杜雨哲

優異獎:新華學校 吳廷睿、濠江中學 趙沁悅、濠江中學 溫泳嘉。

高中組:

冠軍:勞校中學 蘇澤棠

亞軍:濠江中學 鄧夢恬

季軍:勞校中學 張鎮揚

優異獎:勞校中學 施均衡、濠江中學 李希嵐、濠江中學 羅安兒。

每組冠軍獲兩仟元澳門幣獎金及獎座,

亞軍獲壹仟伍佰元澳門幣獎金及獎座,

季軍獲壹仟元澳門幣獎金及獎座,

優異奬各獲肆佰元澳門幣獎金及獎狀。

頒獎禮於11月5日下午三時,假澳門道教協會舉行,本比賽由澳門基金會贊助。… 詳細內容......

2022《道德經》中學生書法比賽揭曉

澳 道協 Posted in 《道德經》中學生書法比賽, 《道德經》比賽, 最新消息,Tags: , ,
0

2022《道德經》中學生書法比賽揭曉

為讓中學生認識我國文化瑰寶《道德經》,弘揚中國傳統文化,配合特區政府推行德育教育的施政方針,澳門道教協會今年繼續主辦《道德經》   中學生書法比賽。各校學生共提交126份參賽作品。澳門書畫藝術聯誼會會長李秋平博士、副會長鄭鑒康、副會長邵婉兒、秘書長吳華康、理事梁錦雯、唐兆英、澳門中國書藝會會長鄭子謙博士及澳門民間珍藏協會會長李明仔進行評審後,選出以下優勝作品:

冠軍:濠江中學 梁泳詩,獲獎金澳門幣兩仟捌佰元及獎座。

亞軍:濠江中學 梁曉晴,獲獎金澳門幣壹仟陸佰元及獎座。

季軍:濠江中學附屬英才學校 溫伊曈、

同善堂中學 黃文慧、高靜淇,各獲獎金澳門幣捌佰元及獎座。

優異奬:教業中學 柯藍琪、蔡曉婷、蔡睿琳、

同善堂中學 龔慧怡、

濠江中學 梁惠怡、

同善堂中學 周嘉欣、

勞校中學 黃奕銘、

利馬竇中學 張綽盈、

新華學校 黃婷婷、

澳門坊眾學校 袁慧欣,各獲獎金澳門幣肆佰元及獎狀。

頒獎禮於10月30日下午三時,假澳門道教協會舉行,本比賽由澳門基金會贊助。… 詳細內容......

澳道協岀席穗港澳道教文流中心揭幕

澳 道協 Posted in 最新消息, 有關澳門道協,Tags:
0

澳道協岀席穗港澳道教文流中心揭幕

應廣州市道教協會之邀,澳門道教協會會長吳炳鋕、  副會長賴宏及監事長林彩英,於2022年9月6日前赴廣州市道教協會出席穗港澳道教文流中心揭幕儀式,當天出席儀式嘉賓包括 廣州市統戰部副部長汪茂鑄、廣州市道教協會會長潘崇賢、  中國道教協會副會長梁俊雄及香港道教聯合會主席梁德華透過網上參與。

會長吳炳鋕在致辭中稱穗港澳三地道教同宗同源,一脈相承,自1923及1933年廣州三元宮兩度來到澳門為鏡湖醫院主持萬緣法會,藉此道緣廣東全真派道教科儀流傳於澳門,穗澳兩地道人建立了密切關係,2009年澳門道教協會購置會址,更欣蒙廣州三元宮大力支持, 2018年及2019年三地道教分別在廣州純陽觀及澳門舉行首屆和第二屆穗港澳道教文化研討會並宣讀活動宣言,深化三地道教的發展與交流,弘揚三地道教思想的精神和內涵。是次廣州市道教協會於會址設立穗港澳道教文流中心,為三地道教文化的整理和研究,創建了一個嶄新平台,三地持續加強合作,匯聚三地道教的文化,共同賦予道教文化新的時代精神。

為慶祝該中心澳門吳慶雲道院將送贈留存傳於澳門清末廣州三元宮的木刻版經書孤本予中心收藏,珍本回歸祖庭,供眾展示和保存。潘崇賢會長亦邀請澳門道樂團於年底赴穗參加穗澳道樂匯演,一展國家非遺澳門道樂的魅力,為交流平台增添風釆和貢獻。

參訪團在穗期間,拜會了廣東省民族宗教事務委員會,獲粵統戰部副部長張科等接見,吳炳鋕會長邀請張副部長等領導於10月下旬蒞澳出席2022年澳門道教文化節及第三屆三地道教文化研討會。其後亦參訪光孝寺及到番禹參觀正興建赤松宮後賦歸。

 

&nbsp… 詳細內容......

澳道協讓《道德經》的種子在校園中萌芽

澳 道協 Posted in 《道德經》中學生書法比賽, 《道德經》中學生歌唱比賽, 「《道德經》讀後感」中學生徵文比賽,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最新消息, 澳門道樂團,Tags: , ,
0

2022年7月22日  澳門焦點報

澳道協讓《道德經》的種子在校園中萌芽

道祖老子的《道德經》,存世二千多年,五千言字字珠璣,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珍貴遺產,也是世界文明的傑出成果。《道德經》蘊含了人生、政治、軍事、經濟學及修煉的哲學,《道德經》中的和諧理念和精神境界,對構建和諧世界依然意義重大。

為讓中學生認識我國文化瑰寶《道德經》,弘揚中國傳統文化,配合特區政府推行德育教育的施政方針,自2011年澳門道教協會及澳門道樂團,在特區政府的支持下,透過《道德經》以中學生為對象,開展道化教育的工作,以不同形式,將《道德經》的思想及和諧之道融入校園,持續舉辦《道德經》中學生書法比賽、「《道德經》讀後感」中學生徵文比賽及《道德經》中學生歌唱比賽。以上比賽一直深獲社會人士和傳媒的認同、教育界大力支持,各學校及同學們踴躍參賽,對本地區學生的德育發展起着積極的推動作用。

每年《道德經》中學生書法比賽比賽及「《道德經》讀後感」中學生徵文比賽的水準都很高,同學們透過書寫和閱讀《道德經》,去接觸《道德經》,窺探和領悟《道德經》當中的玄奧和文化內涵、文化精髓便可一代一代傳承下去。澳門道教協會邀請相關專家及學者人士,組成專業的評審團,進行評審工作。當中的優勝作品,澳門道教協會在每年道教文化節的道教文化資料展覽中作公開陳展。

2016年10日邀請西安「開元盛世杯」中小學生《道德經》書法比賽優勝者蒞澳與該年《道德經》中學生書法比賽的優勝者假濠江中學及教業中學進行兩場交流會。澳陜兩地同學相互促進學習道家哲學思想的重要來源-《道德經》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書法。

2018年7月澳門道教協會、澳門省級政協委員聯誼會及陝西省教育書法研究會聯合主辦2017年《道德經》中學生書法比賽十名優勝者,前往陝西省西安市,開展為期五天的參觀學習活動。期間,同學們參觀了陝西省歷史博物館、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中國秦漢瓦當博物館等,也參觀了西安碑林博物館,還親眼看到拓印石碑的過程,又動手制作瓦當拓片。此外,亦參觀了書法展覽,並上了西安文理學院書法導師馬偉老師的書法文化研習課。同學們此行通過連串參觀學習和實踐,同學們親身領略西安古都的文化魅力,感受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獲益良多。

《道德經》中學生歌唱比賽中,澳門道樂團特邀澳門道樂團音樂總監王忠人副教授每年為《道德經》其中兩章撰曲及編曲,作為中學生校際和組合歌唱兩項比賽的曲目。同學們透過比賽以歌唱形式,對曲中《道德經》的內容有充份的認識,朗朗上口後,從而明白當中的哲理和思想,憑歌寄意,達到道化教育的目的,同時將道樂引進及推廣於校園中。更可喜的,每年參賽隊伍中還有葡萄牙、菲律賓和巴西等同學參加,顯示了外藉同學們對中國傳統文化的熱愛,亦彰顯了澳門中西文化和諧交融的特色。比賽評審後,脫穎而出的三甲隊伍在每年道教文化節晚宴上及道樂欣賞會展演,與來賓和觀眾們分享參賽成果。優勝隊伍亦不時有機會隨澳門道教協會及澳門道樂團於澳門以至外地的道教音樂會上演繹其獲獎曲目。

因新冠疫情影響,《道德經》三項去年未能舉行,今年澳門道教協會及澳門道樂團將於9月復辦2022《道德經》中學生書法比賽、「《道德經》讀後感」中學生徵文比賽及《道德經》中學生歌唱比賽。希望年青莘莘學子從《道德經》中認識到中國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明白中國文化,中國思想,明白中國和諧之道和做人的理念。… 詳細內容......

道樂傳承一步一腳印 點滴之功 新秀嶄露

澳 道協 Posted in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最新消息, 澳門八音鑼鼓, 澳門道教科儀音樂, 澳門道樂團,Tags: , , ,
0

2022年6月10日  澳門焦點報

道樂傳承 一步一腳印 點滴之功 新秀嶄

澳門是一塊中西音樂文化交融發展的沃土,只要你用心耕耘,辛勤灌澆,終會成就一片生機勃勃的音樂園地。每當餘暇,人們大都出遊玩耍的時候,總會從提督馬路工廠大廈內不時傳出熱鬧的中國古老敲擊弦樂,尤其是在這一陣陣的鑼鼓琴笛聲中,還不時夾揉著小朋友們銀鈴般的歡笑聲,這正是“澳門道教科儀音樂”的傳承教學現場。“澳門道教科儀音樂”及其“八音鑼鼓”,堪稱中國道樂閬苑內的奇葩,其已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名錄、澳門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清單,具有相當的歷史與文化價值,該音樂得以在歷史的長河中搶救保存下來,並致力傳承推廣開去,得益於澳門道教協會及澳門道樂團同人的共同努力和堅持。

不遺餘力傳承保護非遺道樂

身為澳門道樂第四代傳承人的澳門道教協會會長吳炳鋕表示,自2001年澳門道教協會成立後,多年間不遺餘力為在蓮花寶地流傳兩百年、曾面臨失傳危機的“澳門道教科儀音樂”和澳門八音鑼鼓等,開展搶救、保育、傳承、宣傳及推廣工作。到2008年,同人認為是時機,當年就向特區政府立案成立匯集老中青成員的澳門道樂團,冀通過這載體,在本澳乃至海內外演奏“澳門道教科儀音樂”尤其澳門八音鑼鼓,使其生生不息。

他直言,“澳門道教科儀音樂”是兼融道教正一與全真兩大派系的音樂,這種共融現象,在各地道門中頗為罕見,已在濠江小城延綿流傳至今。經整理的大大小小道曲共五百多首,數量之多為各地道教科儀音樂之前列,體裁樣式豐富,腔體結構完整,敲擊樂器卓爾不凡,獨樹一幟,地方氣息濃郁,承傳脈絡清晰嚴謹,恪守傳統。

「澳門道教科儀音樂」和「澳門八音鑼鼓」經過澳門道教協會及澳門道樂團多年來的搶救、保育、傳承、宣傳、推廣、持續發展的工作和展演,在特區政府的支持和資助下,成續斐然,有目共睹並獲得了國家、特區政府和社會人士的認同。“澳門道教科儀音樂”於2009年5月獲列入澳門非物質文遺名錄,至2011年6月獲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遺代表性項目名錄。吳炳鋕則在2012年12月被選為第四批國家級非物質文遺傳承人。2020年7月,八音鑼鼓亦成功列入澳門非物質文遺名錄。

八音鑼鼓 道樂中的奇葩

八音鑼鼓屬於廣東傳統音樂,澳門八音鑼鼓亦是由廣東八音鑼鼓傳承而來,八音鑼鼓根據製作樂器的八類材料及發音的原理。過去澳門八音鑼鼓主要是為神誕、婚宴、節慶、殯儀等活動上,其形式分為採用八音鑼鼓櫃以巡遊吹奏與坐堂吹奏兩類,除了民俗活動外,八音鑼鼓也用於道教儀式,如在舉行釋褐及酬神開光等吉祥道場的開始之前、結束之後及重要科儀之前等。

八音鑼鼓使用的樂器有敲擊、吹管、拉弦、彈撥大類。敲擊類有沙鼓(或沙的)、木魚、戰鼓、雙皮鼓、大鈸、高邊鑼等;吹管類有大嗩吶、小嗩吶、橫簫等;拉弦類有二胡、椰胡;彈撥類有琵琶、揚琴及 阮,現時也引進大提琴及笙等樂器。

二十世紀七十年代後,八音鑼鼓活動漸漸式微。近年其傳承狀況受到關注,並開展一些保護工作,包括記譜、整理曲譜等,現存澳門八音鑼鼓曲目譜本有:《八仙賀壽》、《六國封相》、《玉皇登殿》、《朝臣大戰》、《落難得美》、《鴻雁傳書》、《點翰》等。

現代與非遺結合持續創新發展

為搶救和保育八音鑼鼓,2013年澳門道教協會邀請戴定澄教授及王忠人副教授對澳門吳慶雲道院存下來八音鑼鼓錄音進行整理寄譜,於2015年出版「澳門的八音鑼鼓」一書。同時,亦藉澳門道樂團這個平臺,宣傳推廣和展演八音鑼鼓,自2010至2020年,澳門道樂團在海峽兩岸及海外100場展演,其中80場有八音鑼鼓展演。該團音樂總監王忠人副教授特將澳門八音鑼鼓《朝臣大戰》、《文武點降脣》和《落難得美》等樂曲進行編配,使音響更加豐富、在恪守傳統的基礎上,注入了很多現代音樂的元素,使旋律更豐富及悅耳,展示了非遺持續發展的要素。

此外,少年八音鑼鼓團在吳炳鋕會長及導師們悉心教導下,經多年學習和鍛練,在2020年開始逐漸成形,現時團中敲擊樂手及吹管樂手,共20多人,陣容鼎盛,不時在大型音樂會中,敲出了八音鑼鼓傳承的鼓樂聲;近日亦應澳門廣播電視有限公司之邀參加《紅色贊歌》節目展演澳門八音鑼鼓,6月11日及7月17日分別應文化局及青韻中樂團之邀在非遺日及《夢少年3》音樂會中亮相。

吳炳鋕:完善非遺保障 培養道樂萌

道樂第四代傳承人吳炳鋕於2012獲得第四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澳門道教科儀音樂)代表性傳承人。他表示,近期關注到當局即將出台《非物質文化遺產管理指引》,認為是良好契機,希望政府長遠加強支援與資助非遺團體力度,完善保護非遺乃至傳承人的制度,幫助非遺團體傳承、保育、推廣。特別倡議政府參考鄰近地區經驗,選取適當地點興建永久的澳門非遺主題館,促進文創發展,帶動社區旅遊,發揮綜合優勢。

他直言,近年獲得的佳績是來之不易的,一方面希望政府可以給予更多的幫助與支持,另一方面希望樂團成員們繼續把傳承工作做得更好,因為要薪火相傳,就要培養更多後來者,不斷壯大道樂團陣容至為關鍵,重中之重。自2010年澳門道樂團開辦道教音樂學習班,培養本地道教音樂人材,承傳國家級及澳門非物質文化遺產–澳門道教科儀音樂和八音鑼鼓,聘請資深和專業導師教授–二胡、揚琴、中胡、琵琶、中阮、大阮、大提琴、笙、笛子、嗩吶、古箏及敲擊等樂器,學費基本免費,旨為培養更多本土道教音樂人才。

到了2013年道樂團啟動校園引進計劃,派出導師在勞工子弟學校開辦樂器班,導師挑選優秀學生來參加道教音樂學習班,將澳門道教科儀音樂和八音鑼鼓融進在校園中,讓莘莘學員認識富濃厚特色的本土音樂。現在他們之中不少已經成為樂團的成員,讓樂團更富有朝氣和活力,在澳門及曾赴新加坡、馬來西亞、台灣、香港、山西、河南、江蘇、陝西、福建、浙江、北京、湖南、吉林及安徽等地展演,獲得澳門及當地的觀眾給予高度評價,並對他們傳承傳統音樂的努力給予肯定。

據統計,現時道樂團8個班共有60多名學員,主要靠政府資助,屬恆常培訓項目。於2010年至2022年參加道樂培訓班合共577人;2013年至2022年參加校園引進計劃者(勞校為主場地)多達450人次。吳炳鋕表示,道樂團四大聲部現基本保持40多名成員,涵蓋老中青三代。

傳承非易事 盡力做最

作為即將接棒的澳門道樂第五代傳承人、澳門道教青年協會理事長吳烱章表示,身負此職,希望可以把非遺道樂的榮光繼續發揚傳承下去,傳承並非易事,但會盡力做到最好,在著力引領大批青年成員提升演奏水平的同時,可以把道樂的文化傳遞給更多的人,讓他們感受到非遺道樂的魅力。近期還多次參與五大宗教共同開辦的參訪活動,像其他宗教宣揚道樂的魅力,同時也可以互相學習,互相推廣,進一步凝聚業界力量,互相取經,共同進步。

作為道樂團創團成員的笛子導師詹忠昇說,曾任職專業中樂團樂手,退休後即加入道樂團,擔任導師至今。多年來,盡所能培養新人,旨望道樂團吸納更多新血,保持“活力”。希望年輕團員通過持續練習及表演,釋出更多的正能量。

就讀浸信中學初一的揚琴樂手高嘉佑稱,每周堅持參加練習,父母給予很大支持。每次有份參加演出,心情都很激動,樂在其中,希望未來可以在精進琴藝,為宣揚非遺道樂獻出一份力

就讀濠江中學初三的笛子樂手鄭嘉欣坦言,小學三年級開始學習中樂,之後接觸笛子,每次出外表演都能獲取很大的滿足感,曾在學校獲得不少中樂比賽獎項。高中畢業後,或不一定專攻中樂專業,但會堅持演奏,把這種技藝傳承下去。

就讀勞校中學初三的琵琶樂手羅嘉韻稱,在學校參加興趣班時偶爾接觸到琵琶,覺得很特別,之後就成為琵琶樂手。很享受演奏過程所獲取的愉悅感,未來會繼續保持這個興趣。

 

&nbsp… 詳細內容......

少年八音鑼鼓團參加中國文化和自然遺產日嘉年華開幕展演

澳 道協 Posted in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最新消息, 澳門八音鑼鼓, 澳門道教科儀音樂,Tags: , , , ,
0

少年八音鑼鼓團參加中國文化和自然遺產日嘉年華開幕展演

2022年6月11日少年八音鑼鼓團於參加澳門文化局主辦中國文化和自然遺產日嘉年華開幕展演。… 詳細內容......

道樂推廣深耕結果

澳 道協 Posted in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最新消息, 澳門八音鑼鼓, 澳門道教科儀音樂, 澳門道樂團,Tags: , ,
0

2022/5/8澳門日報 道樂推廣深耕結果

    道樂推廣深耕結果

近年,在世遺崗頂劇院能聆聽到西樂作品外,偶爾亦可以欣賞到澳門道樂團演奏的“澳門道教科儀音樂”,以及該樂團與內地宗教組織合演之專場。身處劇院中,樂韻悠揚,感覺就是與別不同。

時至今日,“澳門道教科儀音樂”不僅是澳門道樂團常演曲目,更早已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遺代表性項目名錄,具一定歷史與文化價值。該項目之所以成功,作品深入民心,與澳門道教協會及澳門道樂團同人的共同努力和堅持分不開。

正一全真兩派兼融

身兼道樂團副理事長的澳門道教協會會長吳炳鋕表示,協會於二○○一年成立後,多年來不遺餘力為在蓮花寶地流傳兩百年、曾面臨失傳危機的“澳門道教科儀音樂”和澳門八音鑼鼓等,開展搶救、保育、傳承、宣傳及推廣工作。到二○○八年,同人認為是時機,當年向特區政府立案成立匯集老中青成員的澳門道樂團,冀通過這載體,在本澳乃至海內外演奏“澳門道教科儀音樂”尤其澳門八音鑼鼓,使其生生不息。

吳炳鋕直言,“澳門道教科儀音樂”是兼融道教正一與全真兩大派系的音樂,這種共融現象,在各地道門中頗為罕見,已在濠江小城延綿流傳至今。經整理的大大小小道曲共五百多首,數量之多為各地道教科儀音樂之前列,體裁樣式豐富,腔體結構完整,敲擊樂器卓爾不凡,獨樹一幟,地方氣息濃郁,承傳脈絡清晰嚴謹,恪守傳統。

經過澳門道教協會及澳門道樂團多年努力,“澳門道教科儀音樂”和澳門八音鑼鼓名氣不斷攀升。尤其得到政府支持和資助,成績更有目共睹,獲得國家、特區政府和社會人士的高度認同。“澳門道教科儀音樂”於二○○九年五月獲列入澳門非物質文遺名錄,至二○一一年六月獲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遺代表性項目名錄。吳炳鋕則在二○一二年十二月被選為第四批國家級非物質文遺傳承人。二○二○年七月,八音鑼鼓亦成功列入澳門非物質文遺名錄。

海內外展演一百場

如此佳績得來不易,吳炳鋕時刻勉勵同人要珍惜並感恩,把傳承工作做得更好。為此,他始終認為薪火相傳,培養更多後來者,不斷壯大道樂團陣容至為關鍵,為重中之重。自二○一○年起,道樂團開辦道教音樂學習班,特聘資深和專業導師教導學員演奏二胡、揚琴、中胡、琵琶、中阮、大阮、大提琴、笙、笛子、嗩吶、古箏及敲擊等樂器,學費全免,旨為培養更多本土道教音樂人才。

到二○一三年,道樂團啟動校園引進計劃,派出六名導師到勞工子弟學校(今勞校中學及附屬小學)開辦樂器班,讓導師從中挑選優秀學生來道樂團參加道樂學習班,既可為壯大道樂團提供基礎,更可讓“澳門道教科儀音樂”和八音鑼鼓融入校園,讓莘莘學子認識到富濃厚特色的本土音樂。

道樂團在澳門定期演出外,曾赴新加坡、馬來西亞、台灣、香港、山西、河南、江蘇、陝西、福建、浙江、北京、湖南、吉林及安徽等地展演,當地皆對道樂團傳承傳統音樂工作給予肯定。

為全面搶救和保育八音鑼鼓,自二○一三年起,澳門道教協會特聘澳門資深音樂人戴定澄及王忠人對澳門吳慶雲道院留存下來的八音鑼鼓錄音進行整理,二○一五年順利出版《澳門的八音鑼鼓》一書,藉澳門道樂團這平台,宣傳和展演八音鑼鼓。二○一○年至二○二○年,道樂團在海峽兩岸及海外獻演了一百場專場,其中八十場都有八音鑼鼓。身兼道樂團音樂總監王忠人特將澳門八音鑼鼓《朝臣大戰》、《文武點降脣》和《落難得美》等樂曲進行編配,令音響更豐富,在恪守傳統的基礎上注入更多現代音樂元素,使旋律更豐富、悅耳。

帶動旅遊發展文創

據統計,現時道樂團八個班共有六十多名學員,主要靠政府資助,屬恆常培訓項目。於二○一○年至二○二二年參加道樂培訓班合共五百八十多人次;二○一三年至二○二二年參加校園引進計劃者(勞校為主場地)多達四百五十人次。吳炳鋕說,道樂團四大聲部現基本保持四十多名成員,涵蓋老中青三代。近兩年多受疫情影響,無奈政府資助減少,只能有限度培訓樂團成員。

吳炳鋕關注到當局即將出台《非物質文化遺產管理指引》,認為是良好契機,希望政府長遠加強支援與資助非遺團體力度,完善保護非遺乃至傳承人的制度。特別倡議政府參考鄰近地區經驗,選取適當地點興建永久的澳門非遺主題館,促進文創發展,帶動社區旅遊,發揮綜合優勢。

澳門道教青年協會理事長吳烱章說,身負此職,着力引領大批青年成員提升演奏水平的同時,多次主動參與五大宗教共同開辦的參訪活動,進一步凝聚業界力量,互相取經,共同進步。

走進校園灌溉幼苗

身兼道樂團創團成員的笛子導師詹忠昇說,曾任職專業中樂團樂手,退休後即加入道樂團,擔任導師至今。多年來,盡其所能培養新人,希望道樂團吸納更多新血,保持“活力”。希望年輕團員通過持續練習及表演,釋出更多的正能量。

就讀浸信中學初一的揚琴樂手高嘉佑稱,每周堅持參加練習,父母給予很大支持,每次有份參加演出,心情都很激動,樂在其中。就讀濠江中學初三的笛子樂手鄭嘉欣坦言,小學三年級開始學習中樂,之後接觸笛子,每次出外表演都能獲取很大的滿足感,曾在學校獲得不少中樂比賽獎項,高中畢業後,或不一定專攻中樂專業,但會堅持演奏,把這種技藝傳承下去。

就讀勞校中學初三的琵琶樂手羅嘉韻稱,在學校參加興趣班時偶爾接觸到琵琶,覺得很特別,之後就成為琵琶樂手。很享受演奏過程所獲取的愉悅感,未來會繼續保持這個興趣。

&nbsp… 詳細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