壬寅年岁晚酬恩还神谢太岁法会
日期:2023年1月8日(壬寅年十二月十七日)星期日
时间:上午11时 地点:本会址… 详细内容......
澳晋道乐欣赏会延期举行
因近期内地新冠疫情严峻,山西绵山大罗宫道乐团,按相关部门指引,未克来澳参加2022年12月10日,7:45PM ,假文化中心小剧院,举行澳晋道乐欣赏会。为此,上述道乐欣赏会延期举行,待疫情复常,安排适当日期及地点,再飨观众。… 详细内容......
少年道乐承传非遗魅力
为持续推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澳门道教科仪音乐和澳门非物质文化遗产清单中澳门八音锣鼓,澳门道教协会联同澳门道乐团今日举行“澳门道教科仪音乐欣赏会”飨各界,澳门少年道乐团及澳门少年八音锣鼓团相继亮相,展示澳门道教科仪音乐及澳门八音锣鼓融进校园的硕果,使非遗更富有朝气和活力,让薪传之火不断持续下去。此外,还特邀2022度中学生《道德经》歌唱比赛优胜队伍为活动献礼,内容丰富,静动俱备,道韵悠扬、阵容鼎盛。
道乐欣赏会今日下午三时假顶剧院举行。全国人大代表刘艺良先生、中联办协调部陶峻处长、澳门立法会梁安琪议员代表林淑源女士、澳门天主教教区李斌生主教代表张子健先生、巴哈伊教澳门总会秘书长张一兵博士、普济禅院理事长释敏禅法师、岭南教育发展会区金蓉主席、澳门大学马云骎博士、澳门大学马云骎博士、澳门城市大学李静教授、理工学院桑海教授、澳门道教协会会长吴炳鋕、副会长赖宏及澳门道乐团理事长叶达等出席。
澳门道乐团、澳门道教协会法务团、澳门少年道乐团及澳门少年八音锣鼓团为隆重其事,特别呈献多首具本土特色道乐和八音锣鼓,包括澳门八音锣鼓《朝臣大战》之《排朝》、《八仙赞》、《三皈依吊挂》及道场南音《咏四景》等曲目,表达曲中意境,将歌、舞、乐融合一体,成效好,传承道乐,同时引进新思维,开设不同创新舞台,为观众带来新鲜感。此外,在换场中司仪,以深入浅出,介绍道乐小知识和台上法务团步罡踏斗的含义,趣味盎然,增进观众们对道乐的认知。
薪火相传是非遗元素不可缺的,培训更是传承工作重中之重的工作。为了让乐团更富有朝气和活力,今年组成了少年道乐团,成为澳门道乐团的承接梯队,敲出多首家传户晓悦耳的曲目。澳门少年八音锣鼓团亦再次登场,戮力演奏澳门八音锣鼓之《文武点降唇》,二十多位小乐手在会长吴炳鋕悉心教导下,敲出了八音锣鼓传承的鼓乐声,使这澳门道乐苑内的奇葩继续绽放异彩。
2022《道德经》中学生组合歌唱比赛冠军—濠江中学的周星彤、蔡珊珊、黄泳妍、廖紫妍同学及校际比赛冠军–濠江中学咏唱团,分别献唱《道德经》第十二和第十六章,各展实力,与来宾和观众们分享参赛硕果。上述活动获澳门基金会赞助。… 详细内容......
澳门道教科仪音乐欣赏会
诚邀13/11(日),下午三时,莅临岗顶剧院,岀席澳门道教科仪音乐欣赏会,支持国家非遗及青少小伙子承传本土音乐。… 详细内容......
[gallery ids="7627"]…
2022年7月22日 澳门焦点报
澳道协让《道德经》的种子在校园中萌芽
道祖老子的《道德经》,存世二千多年,五千言字字珠玑,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珍贵遗产,也是世界文明的杰出成果。《道德经》蕴含了人生、政治、军事、经济学及修炼的哲学,《道德经》中的和谐理念和精神境界,对构建和谐世界依然意义重大。
为让中学生认识我国文化瑰宝《道德经》,弘扬中国传统文化,配合特区政府推行德育教育的施政方针,自2011年澳门道教协会及澳门道乐团,在特区政府的支持下,透过《道德经》以中学生为对象,开展道化教育的工作,以不同形式,将《道德经》的思想及和谐之道融入校园,持续举办《道德经》中学生书法比赛、“《道德经》读后感”中学生征文比赛及《道德经》中学生歌唱比赛。以上比赛一直深获社会人士和传媒的认同、教育界大力支持,各学校及同学们踊跃参赛,对本地区学生的德育发展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每年《道德经》中学生书法比赛比赛及“《道德经》读后感”中学生征文比赛的水准都很高,同学们透过书写和阅读《道德经》,去接触《道德经》,窥探和领悟《道德经》当中的玄奥和文化内涵、文化精髓便可一代一代传承下去。澳门道教协会邀请相关专家及学者人士,组成专业的评审团,进行评审工作。当中的优胜作品,澳门道教协会在每年道教文化节的道教文化资料展览中作公开陈展。
2016年10日邀请西安“开元盛世杯”中小学生《道德经》书法比赛优胜者莅澳与该年《道德经》中学生书法比赛的优胜者假濠江中学及教业中学进行两场交流会。澳陜两地同学相互促进学习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道德经》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书法。
2018年7月澳门道教协会、澳门省级政协委员联谊会及陕西省教育书法研究会联合主办2017年《道德经》中学生书法比赛十名优胜者,前往陕西省西安市,开展为期五天的参观学习活动。期间,同学们参观了陕西省历史博物馆、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中国秦汉瓦当博物馆等,也参观了西安碑林博物馆,还亲眼看到拓印石碑的过程,又动手制作瓦当拓片。此外,亦参观了书法展览,并上了西安文理学院书法导师马伟老师的书法文化研习课。同学们此行通过连串参观学习和实践,同学们亲身领略西安古都的文化魅力,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获益良多。
《道德经》中学生歌唱比赛中,澳门道乐团特邀澳门道乐团音乐总监王忠人副教授每年为《道德经》其中两章撰曲及编曲,作为中学生校际和组合歌唱两项比赛的曲目。同学们透过比赛以歌唱形式,对曲中《道德经》的内容有充份的认识,朗朗上口后,从而明白当中的哲理和思想,凭歌寄意,达到道化教育的目的,同时将道乐引进及推广于校园中。更可喜的,每年参赛队伍中还有葡萄牙、菲律宾和巴西等同学参加,显示了外藉同学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亦彰显了澳门中西文化和谐交融的特色。比赛评审后,脱颖而出的三甲队伍在每年道教文化节晚宴上及道乐欣赏会展演,与来宾和观众们分享参赛成果。优胜队伍亦不时有机会随澳门道教协会及澳门道乐团于澳门以至外地的道教音乐会上演绎其获奖曲目。
因新冠疫情影响,《道德经》三项去年未能举行,今年澳门道教协会及澳门道乐团将于9月复办2022《道德经》中学生书法比赛、“《道德经》读后感”中学生征文比赛及《道德经》中学生歌唱比赛。希望年青莘莘学子从《道德经》中认识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明白中国文化,中国思想,明白中国和谐之道和做人的理念。… 详细内容......
2022年6月10日 澳门焦点报
道乐传承 一步一脚印 点滴之功 新秀崭露
澳门是一块中西音乐文化交融发展的沃土,只要你用心耕耘,辛勤灌浇,终会成就一片生机勃勃的音乐园地。每当余暇,人们大都出游玩耍的时候,总会从提督马路工厂大厦内不时传出热闹的中国古老敲击弦乐,尤其是在这一阵阵的锣鼓琴笛声中,还不时夹揉着小朋友们银铃般的欢笑声,这正是“澳门道教科仪音乐”的传承教学现场。“澳门道教科仪音乐”及其“八音锣鼓”,堪称中国道乐阆苑内的奇葩,其已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名录、澳门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清单,具有相当的历史与文化价值,该音乐得以在历史的长河中抢救保存下来,并致力传承推广开去,得益于澳门道教协会及澳门道乐团同人的共同努力和坚持。
不遗余力传承保护非遗道乐
身为澳门道乐第四代传承人的澳门道教协会会长吴炳鋕表示,自2001年澳门道教协会成立后,多年间不遗余力为在莲花宝地流传两百年、曾面临失传危机的“澳门道教科仪音乐”和澳门八音锣鼓等,开展抢救、保育、传承、宣传及推广工作。到2008年,同人认为是时机,当年就向特区政府立案成立汇集老中青成员的澳门道乐团,冀通过这载体,在本澳乃至海内外演奏“澳门道教科仪音乐”尤其澳门八音锣鼓,使其生生不息。
他直言,“澳门道教科仪音乐”是兼融道教正一与全真两大派系的音乐,这种共融现象,在各地道门中颇为罕见,已在濠江小城延绵流传至今。经整理的大大小小道曲共五百多首,数量之多为各地道教科仪音乐之前列,体裁样式丰富,腔体结构完整,敲击乐器卓尔不凡,独树一帜,地方气息浓郁,承传脉络清晰严谨,恪守传统。
“澳门道教科仪音乐”和“澳门八音锣鼓”经过澳门道教协会及澳门道乐团多年来的抢救、保育、传承、宣传、推广、持续发展的工作和展演,在特区政府的支持和资助下,成续斐然,有目共睹并获得了国家、特区政府和社会人士的认同。“澳门道教科仪音乐”于2009年5月获列入澳门非物质文遗名录,至2011年6月获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遗代表性项目名录。吴炳鋕则在2012年12月被选为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遗传承人。2020年7月,八音锣鼓亦成功列入澳门非物质文遗名录。
八音锣鼓 道乐中的奇葩
八音锣鼓属于广东传统音乐,澳门八音锣鼓亦是由广东八音锣鼓传承而来,八音锣鼓根据制作乐器的八类材料及发音的原理。过去澳门八音锣鼓主要是为神诞、婚宴、节日、殡仪等活动上,其形式分为采用八音锣鼓柜以巡游吹奏与坐堂吹奏两类,除了民俗活动外,八音锣鼓也用于道教仪式,如在举行释褐及酬神开光等吉祥道场的开始之前、结束之后及重要科仪之前等。
八音锣鼓使用的乐器有敲击、吹管、拉弦、弹拨大类。敲击类有沙鼓(或沙的)、木鱼、战鼓、双皮鼓、大钹、高边锣等;吹管类有大唢呐、小唢呐、横箫等;拉弦类有二胡、椰胡;弹拨类有琵琶、扬琴及 阮,现时也引进大提琴及笙等乐器。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后,八音锣鼓活动渐渐式微。近年其传承状况受到关注,并开展一些保护工作,包括记谱、整理曲谱等,现存澳门八音锣鼓曲目谱本有:《八仙贺寿》、《六国封相》、《玉皇登殿》、《朝臣大战》、《落难得美》、《鸿雁传书》、《点翰》等。
现代与非遗结合持续创新发展
为抢救和保育八音锣鼓,2013年澳门道教协会邀请戴定澄教授及王忠人副教授对澳门吴庆云道院存下来八音锣鼓录音进行整理寄谱,于2015年出版“澳门的八音锣鼓”一书。同时,亦藉澳门道乐团这个平台,宣传推广和展演八音锣鼓,自2010至2020年,澳门道乐团在海峡两岸及海外100场展演,其中80场有八音锣鼓展演。该团音乐总监王忠人副教授特将澳门八音锣鼓《朝臣大战》、《文武点降唇》和《落难得美》等乐曲进行编配,使音响更加丰富、在恪守传统的基础上,注入了很多现代音乐的元素,使旋律更丰富及悦耳,展示了非遗持续发展的要素。
此外,少年八音锣鼓团在吴炳鋕会长及导师们悉心教导下,经多年学习和锻练,在2020年开始逐渐成形,现时团中敲击乐手及吹管乐手,共20多人,阵容鼎盛,不时在大型音乐会中,敲出了八音锣鼓传承的鼓乐声;近日亦应澳门广播电视有限公司之邀参加《红色赞歌》节目展演澳门八音锣鼓,6月11日及7月17日分别应文化局及青韵民乐团之邀在非遗日及《梦少年3》音乐会中亮相。
吴炳鋕:完善非遗保障 培养道乐萌芽
道乐第四代传承人吴炳鋕于2012获得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澳门道教科仪音乐)代表性传承人。他表示,近期关注到当局即将出台《非物质文化遗产管理指引》,认为是良好契机,希望政府长远加强支援与资助非遗团体力度,完善保护非遗乃至传承人的制度,帮助非遗团体传承、保育、推广。特别倡议政府参考邻近地区经验,选取适当地点兴建永久的澳门非遗主题馆,促进文创发展,带动社区旅游,发挥综合优势。
他直言,近年获得的佳绩是来之不易的,一方面希望政府可以给予更多的帮助与支持,另一方面希望乐团成员们继续把传承工作做得更好,因为要薪火相传,就要培养更多后来者,不断壮大道乐团阵容至为关键,重中之重。自2010年澳门道乐团开办道教音乐学习班,培养本地道教音乐人材,承传国家级及澳门非物质文化遗产–澳门道教科仪音乐和八音锣鼓,聘请资深和专业导师教授–二胡、扬琴、中胡、琵琶、中阮、大阮、大提琴、笙、笛子、唢呐、古筝及敲击等乐器,学费基本免费,旨为培养更多本土道教音乐人才。
到了2013年道乐团启动校园引进计划,派出导师在劳工子弟学校开办乐器班,导师挑选优秀学生来参加道教音乐学习班,将澳门道教科仪音乐和八音锣鼓融进在校园中,让莘莘学员认识富浓厚特色的本土音乐。现在他们之中不少已经成为乐团的成员,让乐团更富有朝气和活力,在澳门及曾赴新加坡、马来西亚、台湾、香港、山西、河南、江苏、陕西、福建、浙江、北京、湖南、吉林及安徽等地展演,获得澳门及当地的观众给予高度评价,并对他们传承传统音乐的努力给予肯定。
据统计,现时道乐团8个班共有60多名学员,主要靠政府资助,属恒常培训项目。于2010年至2022年参加道乐培训班合共577人;2013年至2022年参加校园引进计划者(劳校为主场地)多达450人次。吴炳鋕表示,道乐团四大声部现基本保持40多名成员,涵盖老中青三代。
传承非易事 尽力做最好
作为即将接棒的澳门道乐第五代传承人、澳门道教青年协会理事长吴烱章表示,身负此职,希望可以把非遗道乐的荣光继续发扬传承下去,传承并非易事,但会尽力做到最好,在着力引领大批青年成员提升演奏水平的同时,可以把道乐的文化传递给更多的人,让他们感受到非遗道乐的魅力。近期还多次参与五大宗教共同开办的参访活动,像其他宗教宣扬道乐的魅力,同时也可以互相学习,互相推广,进一步凝聚业界力量,互相取经,共同进步。
作为道乐团创团成员的笛子导师詹忠升说,曾任职专业民乐团乐手,退休后即加入道乐团,担任导师至今。多年来,尽所能培养新人,旨望道乐团吸纳更多新血,保持“活力”。希望年轻团员通过持续练习及表演,释出更多的正能量。
就读浸信中学初一的扬琴乐手高嘉佑称,每周坚持参加练习,父母给予很大支持。每次有份参加演出,心情都很激动,乐在其中,希望未来可以在精进琴艺,为宣扬非遗道乐献出一份力
就读濠江中学初三的笛子乐手郑嘉欣坦言,小学三年级开始学习民乐,之后接触笛子,每次出外表演都能获取很大的满足感,曾在学校获得不少民乐比赛奖项。高中毕业后,或不一定专攻民乐专业,但会坚持演奏,把这种技艺传承下去。
就读劳校中学初三的琵琶乐手罗嘉韵称,在学校参加兴趣班时偶尔接触到琵琶,觉得很特别,之后就成为琵琶乐手。很享受演奏过程所获取的愉悦感,未来会继续保持这个兴趣。
 … 详细内容......
少年八音锣鼓团参加中国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嘉年华开幕展演
2022年6月11日少年八音锣鼓团于参加澳门文化局主办中国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嘉年华开幕展演。… 详细内容......